在日常的電路設計中,面板的二維元器件布局設計對電工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好的布局可以使后期接線方便直觀,避免線路錯亂等現象。對于接線方式,接線端子的選擇不可不提,下面說一說我在平時工作中選取端子的一些經驗。
一、根據盤面的大小,進而計算出所需端子位數與之能否相符。這點決定是用單層端子還是用雙層端子,雙層端子比單層端子能節省出一倍的空間,當然,雙層端子所需要的高度更高,以還是要根據實際空間大小來定;
二、根據所接線路的線徑或根據所要流過的電流來決定用多大規格的接線端子,線路板端子電流通常有1.5A、2.5A、4A、8A等,電流越大的,體積相對也越大。所以根據電流的大小大致可以確定接線端子的間距,如:3.5mm,5.0mm,7.5mm等。
三、壓接線頭的方式。我所接觸過的有螺釘旋緊式和簧片壓接式兩種,根據壓線方式可以選擇采用端子的系列型號,彈片接線的為彈簧式接線端子和小部分的插拔式端子。有人傾向于比較傳統的螺釘式的,感覺這種方式接觸會更實在些,但我在電流允許的情況下會更偏向彈簧式端子,這種端子接線方便,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只要定期維護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四、通過上述步驟基本就能確定端子型號了,還需注意的一點就是端子的顏色。不同顏色的端子有著特殊的意義,黃綠端子通常情況下可接地線,普通的端子顏色根據廠家的不同有黑色和灰色,正確的顏色使用可以給現場維修人員帶來安全上的保障。
說些題外話,一般的端子底座是特殊樹脂的,蓋子是透明的PC樹脂,端子是黃銅的,標簽條是PVC的,介紹這些是想說完整的使用端子應該使用它的全部,但是現場中標簽條、蓋子不用的例子比比皆是,雖說端子在電氣配盤中只是一個小小的角色,但是所有的電路信號流動都得經過它來實現,所以連接使用馬虎不得,只有注重了每一個小的細節,才能為電器設備正常運轉提供保障。